“做梦,写诗,随着风儿策马奔驰。”故事的开头无忧无虑的伊丽莎白就这样轻灵地出现。此刻她的存在就像旧日之影,最后余晖。 婚礼宾客合唱真好听……每次歌队合唱都是,喜欢德语充满力量感的咬字。幸福的婚礼上歌声唱着世界末终,唱着最后审判即将到来。这不祥的预示即是茜茜悲剧的开端,从傍晚六点半的婚礼开始,她将走向通往黄昏的毁灭之路。茜茜环顾四周的时候面露不安,尽管拥抱丈夫的时候还能暂且沉浸在眼前的幸福,却又悄然敞开心扉迎接死神的到来。 父亲和索菲皇太后的二重是好哭的……索菲认为茜茜配不上当奥地利皇帝的皇后,而他认为约瑟夫配不上他的女儿。他过早地清楚了“维也纳会要了她的命”,可无论是谁都无能为力。 裙摆盛开与皇帝共舞的节奏那么快,而她的心游离在浮华盛会之外,渐渐放任自己受死神,即她自己不宁心绪的操纵。八音盒上的舞蹈是不由自主的漂游,她对面前的一切感到不适,但沉重的心情隐约模糊,死志也尚不明确。这一次她拒绝死神的引诱的时候,26号那场见习男大死神真的好像小狗汪了一下(。 后面才更像是无奈挫败的怒吼。他慢版阴霾处理得挺好的,比正常版好听。 中产懒倦,民众愤怒,茜茜加冕。 教授、艺术家、学生、 记者“围坐在咖啡馆中,打着哈欠等待着最后的末日场景”。这一群人对王朝行将就木的未来心知肚明,而处于此种阶级的他们不能颁布施行政策也不会意图亲身发起革命推翻目前的局势,于是睡眼惺忪颓废度日。他们讨论政治、喊口号,议论统治阶级贵族的轶闻:kitsch。我又想夸德奥编舞了,真好看啊!节奏强烈,卡点卡得很舒服。接下来的牛奶歌也是。“今天没有牛奶供应!”民众抡起奶桶,愤怒的浪潮汇成海啸。 与此同时民众得不到牛奶的奶桶又成为侍女为伊丽莎白准备牛奶浴的物具。茜茜用她的美丽做武器,威胁皇帝对她俯首称臣而赢得了与索菲争斗的第一次胜利。可这又是多么可悲呀,她的自由竟要靠美丽换来,以至于她对美丽病态追求。今日的风华正茂,明日变成过眼云烟。 《当我想跳舞》,这里安妮米可的演绎显得更傲气而不是强硬。匈牙利加冕的政治胜利让伊丽莎白达到自我陶醉的顶点,我觉得对唱里应该得要能更盖过死神。安妮前期的少女感演绎得很好,但后期整体还是不够有力量吧。 茜茜沉浸在她的胜利里,忽视儿子鲁道夫对母爱的渴求。他的呼唤声里死神代替母亲抚摸他的头发,种子就此埋下了。小鲁道夫的小演员唱得真的不太好…虽然确实是很小的小孩子,但大悲音乐会里的小珂赛特和伽弗洛什就都挺棒的、 茜茜来到疯人院,女病人大喊她才是伊丽莎白,在茜茜独唱的时候在门框站定成茜茜的经典姿势。茜茜在此之后意识到了她从未获得真正的胜利,灵魂仍在束缚中煎熬。她冲到舞台边幻想跳下悬崖,再次徘徊在死亡边缘眺望。 我最喜欢最喜欢的阴霾渐袭,对这首歌太熟悉了。除了05官摄还有一版刻在我脑子里的就是07卢麻的阴霾……那时候麻袋的嗓子状态还很好。好想看原舞美的阴霾啊!昏暗的舞台就像天穹低垂,地底死亡国度的大门悄然敞开,巨大的马车缓缓升起。死神无声大笑,他的子民化身暗夜中的幢幢鬼影伸出呼唤的双手。尖锐的争端背后麻木不仁的世人跟随捕鼠人的笛声穿过浓雾,一个个拖着脚步的活着的僵尸。如今大限将至,为何无人出头?麻死神越歇斯底里神经质,就越辐射一种强大的吸力,拖拽皇太子至死亡的神秘诱惑。一如既往的德奥画质里,过度曝光的白炽舞台有一瞬间像要烧化他的身影。卢豆腐在幻海里浮沉,有时他的决心非同凡响像是能冲破骇浪,但影子越来越长,末日来临王朝覆灭无可阻拦。纵不甘心,也只能永远地徒然地向着不祥的深渊滑落。茜茜最终的死于她而言是永恒的自由,是终抵归墟的宁静接受。但对于鲁道夫,他直到最后都徘徊在困惑与痛苦中。无法解脱,无法解脱。 而这版见习死神和dennis的阴霾和其他大部分版本的一样,没有那么强的对抗性。麻袋是狂热的,男大死神更贴近歌词中的“歌声冰冷”,他的死神不爱伊丽莎白,更不爱鲁道夫。他不是凶悍的那一款,从头到尾也不展露出性张力,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我吃得下他这种演法,但男大还是不够成熟,不能完满地撑起来形象,比如我觉得如果是要展露无情,也不需要让上半身肢体的僵硬得这么奇怪。希望能继续打磨吧—— 鲁道夫请求茜茜为他求情,其实单单是拒绝也无所谓,他需要的只是来自母亲的温暖吧。茜茜生活在对自由的找寻里,而鲁道夫一生的执念与困境太复杂太斑驳,他投向革命的反抗是一种彻底的徒劳。他与母亲那么相似,但又缺少了她最重要的坚韧内核。 于是毁灭之轮碾过的时候,他首当其冲。 伊丽莎白想要死,所以死神派出刺客鲁契尼。 死神是被召唤来的使者,当伊丽莎白走到她追寻自由道路的终点,他们也终于能不再针锋相对。 帝国主义时代终于走到末路,沉眠是伊丽莎白的安息。



评论